正當巴西民眾上街示威,抗議2014年世界盃的籌備工程嚴重超支之際,波蘭人和烏克蘭人正為另一項當地政府曾投放龐大資金的足球盛事--2012年歐洲國家盃,舉行周年紀念慶祝。
去年七月,歐國盃圓滿落幕,西班牙奪得冠軍榮耀,兩個主辦國亦與有榮焉。
波蘭與烏克蘭攜手合辦賽事,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安然度過,既沒有發生騷亂或種族仇恨事件,也沒有任何重大技術故障。兩國贏得一致好評,國際形象亦大幅提升。
風光過後,一連串與2012歐國盃相關的負面消息最近在波蘭曝光。在揭幕禮前尚未落成便匆匆啟用的A2高速公路已成了交通事故黑點,而且工程一直拖拖拉拉,至今仍未完成。
六月二十三日,連接華沙機場的新鐵路發生出軌意外,猶幸沒有造成傷亡,但已令愈來愈多人質疑在2012歐國盃前趕工的基建,有多少偷工減料的成分。又如在四月時,波茲南(Poznan)球場發現裂縫,其中一列觀眾看台需要關閉。
另外,球場的財政狀況亦非常嚴竣。格旦斯克(Gdansk)、華沙及沃克魯(Wrocław)的球場今年都嚴重虧蝕,位於首都的國家球場更錄得近500萬歐羅的赤字。
受到關於交通基建的負面新聞困擾,又恐怕幾個漂亮的場館最終淪為大白象,波蘭人對2012歐國盃的熱情已略為減退。最近一項調查顯示,滿意國家主辦賽事表現的受訪者數目有所下降,不過,滿意比率仍達64%,可說甚高。
烏克蘭方面,當地人對於長期以來貪污腐敗的政府早已失去期望,反倒覺得當局既然不會動用資金來興建醫院,不如花在新球場之上。
道路改善了,機場也經過重建(雖然唐納斯克(Donetsk)機場的規模似乎遠遠大於實際需要),更重要的是,烏克蘭人樂見歐國盃為國家帶來不俗的宣傳效應,旅遊業界紛紛表示外籍遊客明顯比以前增多。
當地的公共政策及經濟專家大多相信,也許30-40%的主辦經費遭政府中飽私囊,至少還有70%運用於普羅市民都可以接觸及受惠的一些項目。
何況,主辦國際體育賽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長期而難以估算的。根據波蘭的體育及旅遊部門發出的報告,截至去年年底,預計主辦歐國盃將會為該國2008至2020年期間的國民生產總值,帶來1.3%的增長,這算不算是小小的成就?
(摘譯自《經濟學人》2013年7月1日文章)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