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:33 月亮帶食而出
7:54 食既(月亮進入地球本影,完全變成紅色)
8:00 食甚(月亮位於本影最中央,顏色最深)
8:06 生光(月亮逐漸離開本影)
9:45 復圓(紅色完全褪盡,月亮變回平時的銀白色)
根據上次德島月全食的經驗,精華之處在於食既前月亮逐漸變成紅色的一段。上次全食為時頗長,幾乎有一小時,站得很累還未開始生光。
今次則不一樣,從食既至生光只有十二分鐘,可能是本世紀最短的月全食,要好好把握時間才能拍到完全紅色的月亮。
月全食的紅色可以分為五等,0等最深色,4等最淺色,由法國天文學家A. Danjon制定。
Danjon Scale of Lunar Eclipse Brightness
1982年12月30日曾出現一次非常暗黑的月全食,成因是當年地球的大氣受墨西哥火山爆發噴出的灰屑污染。由於近幾年都沒有活躍的火山活動,相信本周末的月全食將會比較鮮艷,與上次在德島所見的相若。
Darkest eclipse on 30 Dec 1982 |
美國太空總署網站上還有很多漂亮的月全食照片
月流跡 (29 Nov 1993)
紅月亮與雙子座 (30 Dec 1982)
根據上星期觀星營所見,這幾天月亮也是位於雙子座附近。
月亮映照於Chesapeake Bay (30 Dec 1982)
月食與月缺的分別在於:月食的時候是滿月,月面光亮,只是部分被地球的陰影遮蓋;月缺的時候,陽光從側面打在月面,位於陰影邊緣的環形山玲瓏浮凸。
希臘雅典的月全食 (9 Jan 2001)
夏威夷的月全食 (16 Jul 2000)
Comments
Post a Comment